杭州壯一科技有限公司
電話:0571-88640980
Q Q:2885642309
郵箱:zhaozhongzdh@163.com
地址: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中泰街道綠泰路5號A座5層(甲楠智創中心)
5G來了 這些新職業還遠嗎? |
發布時間:2019-12-19 17:49:29 | 瀏覽次數: |
隨著工信部向4家企業發放5G商用牌照,我國率先進入5G時代。5G作為新一代通信網絡,無疑會為互聯網應用帶來天翻地覆的變化,其中就包括引領和催生多個行業的變革。
近日,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和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聯合發布的《中國5G經濟報告2020》顯示,2020年,5G商用將在中國拉動投資9000億元,同時將創造就業崗位54萬人;預計到2030年,5G將創造800萬個就業崗位。這些就業崗位中包含許多前所未有的新職業。 這些新職業都將會是什么?將在哪些領域產生?《中國科學報》采訪了技術方、運營商、研究界的專家。 超高清內容生產者有望嘗到首批紅利 5G主要包含三大應用場景:增強流量吞吐的eMBB,以高可靠、低時延著稱的URLLC,提供廣域大連接的eMTC。三大應用分別對應未來三大業務。目前,eMBB已經對電信運營商發布技術標準,而URLCC和eMTC還在標準制定階段。 中國聯通5G創新中心副主任張沛表示,eMBB能夠提升終端下載速率,提高消費體驗,由此會衍生一大批應用比如高清視頻、虛擬現實等應用。 事實上,現有4G的速率基本可以滿足用戶拿手機看視頻、打游戲的需求,用戶為什么要給5G的高速率溢價多交費用呢?北京郵電大學網絡與交換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喬秀全認為,如果5G只是帶來相對4G更大速率的帶寬,而未來人們的娛樂終端和業務訴求不發生大的變化,那么用戶不會買5G的賬。 “大部分用戶只會因為客觀存在的需求付錢,而超高清、交互式的沉浸式內容能夠拉動新需求,接下來,以AR/VR為代表的超高清視頻內容生產有望迅速崛起,因為每個人都想展示個性化的、與眾不同的內容。” 喬秀全說。 3月,工信部、國家廣播電視總局、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聯合發布了《超高清視頻產業發展行動計劃(2019—2022年)》(以下簡稱《行動計劃》)。《行動計劃》提出堅持“4K先行、兼顧8K”的總體技術路線,實現我國超高清視頻產業快速、健康、有序發展。 華為5G產品線副總裁杜葉青告訴《中國科學報》,5G帶來的大流量體驗必將帶來內容的增多,屆時超高清視頻行業、直播行業將享受到首批紅利。由于內容生產的復雜需求,拍攝AR/VR視頻的攝影師/導演等全新職業將出現巨大需求。 喬秀全補充,目前基于特定對象或者特定場景感知的AR應用有望進一步擴展到感知萬物,催生萬物皆媒體的“物媒”新時代的到來,未來用戶通過具有AR功能的眼鏡或者手機可以隨時隨地了解到周圍環境各種物品的信息,真正打通線上和線下資源,將信息空間和物理空間相融合,形成一個虛實疊加的互動環境。因此,未來會對三維建模、人機交互、人工智能、視覺計算、創意設計等相關人才有巨大需求。 工業領域將產生5G設備的安裝調試員 物聯網是基于實物的互聯網,它的應用離不開5G的快速發展。智慧農業、智能家居、智慧交通、智慧醫療等智慧產業都涉及到運用大量的物聯網傳感器、射頻設備、電子標簽等產品設備。 《2016—2021年中國物聯網產業市場研究報告》預測, 2020年中國物聯網的整體規模將達2.2萬億元,產業規模比互聯網大30倍。 與此同時,眾多企業開始布局物聯網產業。阿里巴巴2018年宣布將全面進軍物聯網領域,物聯網被確立為阿里集團繼電商、金融、物流、云計算后新的主賽道。隨后,百度也宣布百度云ABC+IoT賦能物聯網行業落地。美的、格力、海爾作為中國家電廠商三巨頭也早已緊跟時代步伐,全面布局物聯網,從智能家居、智慧物流和工業互聯網入手。華為發布了全球首款3GPP標準商用5G終端和首款3GPP標準商用芯片“Balong 5G01”,計劃通過5G產品及標準的建立,促進我國物聯網產業發展。 張沛表示,大量的物聯網傳感器等設備,產生了海量環境信息采集、數據識別與處理等工作,因此對掌握物聯網技術、熟悉物聯網產品安裝和運維的調試人員有大量的需求。 到底什么是物聯網安裝調試員?這是一批需要利用檢測儀器和專用工具,安裝、配置、調試物聯網產品與設備的人員。其工作任務就是要搭建數據互聯的信息網絡,并通過電子標簽將真實的物體上網連接,調試各類設備,管控中心計算機對機器、設備、人員,實現物與物的相聯。 杜葉青表示,未來工業互聯網領域會成為5G重要的應用場景,面向工業領域的5G應用開發有很大市場空間。 “無論是面向消費者,還是面向工業制造業,5G應用的深度和廣度將持續擴展。未來,5G在工業領域的新應用主要將圍繞用無線替換有線、由機器代替人、連接未連接等場景發生。”杜葉青說。 盡管針對物聯網應用的mMTC的技術標準還未發布,但相關應用探索已經展開。近日,工信部印發的《“5G+工業互聯網”512工程推進方案》提出,到2022年,將突破一批面向工業互聯網特定需求的5G關鍵技術,全力推動“互聯網+先進制造業”融合創新,形成至少20大典型工業應用場景。5G在工業制造業領域創造的新職業,即將成為現實。 無人駕駛在趕來的路上 無人駕駛是5G應用的重要場景,不少業內人士曾預言,5G的到來會讓無人駕駛成為常態,傳統司機面臨失業風險。 杜葉青表示,交通是人類社會一項重要的基礎設施,5G對交通的影響會圍繞智慧的路和聰明的車發生,路和車的智慧化進程決定了5G改變交通行業的節奏。 無人駕駛技術主要依托超高可靠超低時延通信實現,但目前能夠實現該技術的URLLC的技術標準尚未發布。 張沛也表示,5G的低時延特性使得自動駕駛成為可能,自動駕駛工程師一類的程序開發和維護人員將會廣受歡迎,但鑒于目前自動駕駛的研究還處于初步階段,這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。 相比而言,物流行業對自動駕駛的需求比乘用車或大型客車要強烈得多,同時,與市區復雜的交通場景相比,卡車在高速公路上的行駛場景更具可預測性,因此業界普遍認為自動駕駛技術將率先在卡車運輸服務中實現。自動駕駛技術供應商智加科技創始人兼CEO劉萬千預估:未來3~5年或將看到L3~L4級的無人重卡大規模上路。屆時,無人重卡安全員將會取代重卡司機,成為新的職業。
責任編輯:本文轉自“互聯網”,浙江兆眾自動化本著傳播知識、有益學習和研究的目的進行的轉載,為網友免費提供,并以盡力標明作者與出處,如有著作權人或出版方提出異議,本站將立即刪除。如果您對文章轉載有任何疑問請告之我們,以便我們及時糾正。聯系方式:434826659@qq.com |
上一篇 : 預測人工智能:到2025年至少會有80%的企業與人工智能結合
下一篇 : 2019年我國智能制造三大趨勢與十大關鍵技術 |
版權所有: Copyright ? 2002-2024 杭州壯一科技有限公司 保留所有版權 | 浙ICP備2024067550號-1